丑话说在前:英国为何流行结婚前签协议pizza(2009/7/17 18:52:09) 点击:
93196 回复:
0 IP:
212.* * *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结婚前,是把丑话说在前面?还是诚信地老天荒的山盟海誓?
7月初,伦敦的上诉法庭作出一项里程碑判决:在离婚案中,婚前协议在决定财产分割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法庭承认德国女富婆卡特琳·拉德马赫(Katrin Radmacher )和前夫尼古拉·格拉纳蒂诺(Nicolas Granatino)的婚前协议有效,卡特琳省了一大笔分手费。
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婚前协议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离婚案由法官酌情判决。这和美国、欧洲邻国以及澳大利亚大相径庭。因此,伦敦长期享有“离婚之都”的称号,既为无数的“秦香莲”争取到了权益,也吸引了借离婚巧取豪夺的淘金者。
现在,这起被称为“世纪大案”的离婚判决是否为婚前协议亮了绿灯?“离婚之都”的神话是否开始破灭?
“世纪大案”
卡特琳出身于德国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身价估计高达一亿英镑,是欧洲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她和法国人尼古拉在伦敦相遇相爱。当时,同样出身富贵之家的尼古拉在摩根大通作银行投资家,年薪30万英镑。两人结婚前四个月在德国签署协议,承诺如果分手,不会向对方提出任何金钱索赔。
八年后,孩子有了两个,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婚誓都可以抛到脑后,更何况一纸协议?尼古拉相信,在英国结婚、在离婚之都离婚,上法庭的话,法官肯定不会考虑婚前协议。
去年7月,英国高等法院一名法官果真裁定,考虑到双方经济实力悬殊(尼古拉已经改行去牛津攻读博士,搞学术研究,年薪只有三万英镑,且负债累累),让尼古拉坚守婚前协议“显然不公平”,因此,判卡特琳一次性支付尼古拉580万英镑。
对尼古拉“毁约”极端愤怒的卡特琳提出上诉。7月2日,上诉法庭承认婚前约定有效,判卡特琳向尼古拉一次性支付100万英镑,另外为他购买一所价值250万英镑的住宅,但在最年轻的孩子年满22岁时必须归还给卡特琳。尼古拉70万英镑的债务由卡特琳负责还清。
“婚姻不再神圣”
卡特琳胜诉后高呼“这是爱情的伟大胜利”,但是法律界更加关注案子可能对英国离婚法带来的冲击。
卡特琳的律师表示,判决“让英国婚姻法可以起步追赶其他国家,从今天起,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在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刻为最糟糕的一刻作准备”。
索普大法官在判决中说,继续忽略不计婚前协议“越来越不现实”,因为,这样的观点“代表的是上一代的法律和道德观念”,不适用于“婚姻不再神圣、离婚非常普遍”的现状。
法律界普遍认为,判决标志着英国离婚法庭的立场有了明显的转变,婚前协议“事实上已经合法化”了。有了先例,今后类似案例都会参考。这将给议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修改法律,赋予婚前协议明确的法律地位。
但是,有业界人士担心,婚前协议有了法律约束力,离婚时,法庭会更难保护弱势一方。
“家产保卫战”
伦敦新贵、旧贵如云,相信世纪大案的判决让许多富甲一方但却久久不敢结婚的大款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观察人士注意到,过去几年,婚前协议已经越来越普遍。去年,前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的离婚案给许多人敲了警钟。因为讨厌婚前协议“不浪漫”,麦卡特尼一往无前地和米尔斯领了结婚证。四年后,恋人成了仇人,麦卡特尼不仅家产遭受重创,还被迫经受高等法院公开审理、婚姻中的细节、隐私都被拿出来曝料的尴尬。
普通人也担心,一旦婚姻破裂会失去“半壁江山”,特别是那些收入、财产状况差异比较大的伴侣。另外,有法律公司注意到,婚前协议对“二婚”的人更有吸引力。因为这些人通常底子更厚,已经成人的孩子会敦促父/母再婚前签署财产协议,保卫家产留给自己继承。
从卡特琳和尼古拉上诉案判决后互联网上的讨论不难看出,对婚前协议的理解多于不解、接受多于憎恶。而支持签署婚前协议的人,大多也都支持将其合法化。
一位读者斩钉截铁地写道“如果我是百万富翁,一定会考虑签婚前协议,世道变了,不签,肯定要吃亏”。另外一位读者说,“合同就是合同,必须遵守,现在离婚这么普遍,没有对财产积累做出贡献的一方离婚时拿走一半家产不公平”。
还有读者甚至提议,法律应该规定婚前协议成为结婚的必须条件。因为,情感关系的基石是诚实,双方必须面对今后可能离婚的现实。再说,从婚前的协商中,也可以看出对方的人格、动机。
但也有为数不多的读者认为,世纪大案的判决是英国法律史上“悲哀的一天”,婚前协议不应该比婚姻誓言更重要!
教会领袖和家庭组织压力人士认为,判决会使离婚更加容易,婚姻更加不值钱。圣公会的一名发言人说,婚誓应该是永久的承诺,签下一纸协议期待着婚姻的破裂,暗示双方婚前已经有所保留,信任有限。
丑话说在前面
英国的立法委员会目前正在重审婚前协议的地位,结果预计在2012年问世。普遍预测,届时,立法委员会将起草有关的法律修改草案提交议会。
或许不出几年,英国就会和美国一样承认婚前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今天的枕边人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谁敢断言?不把婚姻看作“盈利企业”,签个协议难道不是等于开车系上安全带,不为出车祸、就为保险?
但是,婚姻从质疑对方的动机起步,难道不会埋下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