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英青年对话":英国名校精英的中国记忆freeto(2013/6/16 14:05:57) 点击:
92192 回复:
0 IP:
86.* * * 结束“中英青年对话”活动回到英国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杰克·廷德尔每天就多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网上答复朋友们对他提出的各种有关中国的疑问。
“北京的空气是不是很呛?在中国,仿制品多吗?”杰克告诉记者,他已经收到了近百条好奇的留言,且留言数目还在不断增长。而一个月前,提起中国,杰克自己也是满肚子问号——直到他来到北京。
今年5月,包括杰克在内的8名英国优秀大学生代表和8名中国大学生精英,在北京参加了首届“中英青年对话”。对话由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牵头,中国青年报社以及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联合主办,旨在鼓励中英两国的青年领袖增进了解、加深合作、共筑友谊,把握当今中国的脉搏。
5月5日中午,英国代表团飞抵北京。坐在开往市区的大巴车上,望着车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英国学生连连感叹:“真没想到,比伦敦繁华,也比伦敦拥堵!”5月6日一早,团队训练在东城区九道湾中巷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展开,来自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8所高校的英国代表首次见到了8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中国大学生精英。“英语居然说得像母语一样流利”,这是几个英国年轻人对中国代表的第一印象。接下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中英青年论坛”中,中国大学生的表现更是让英国伙伴们刮目相看——从国际化教育,到跨文化沟通,无论哪个话题,中国代表都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很快,这些中国学生就成了英国代表们理解中国的“百科书”。来自牛津大学的帕特里克·琼斯是个很骄傲的小伙子,可一谈到自己的中国队友,他就会用刚学会的汉语称赞:“中国学生很牛!”
在中国代表们看来,帮助英国朋友多了解些他们所“没想到”的,正是自己的责任所在,也是两国青年人文交流的要义。“在英国,他们认识中国的渠道并不多,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反而会让他们大吃一惊。”来自北京大学的代表李梁说起这些故事,如数家珍,“英国学生惊讶于商场里的节能扶梯居然能感知人的靠近、离开,从而加速或减速;惊讶于北京地铁公交的便宜价格……”
初到北京,英国学生们常忍不住在大街小巷驻足。用奥利维亚·布鲁姆的话说,“高楼大厦和胡同院落的碰撞会带给人灵感”。尽管还道不清“灵感”为何物,但很快,大家就遇到了一位把灵感变为效益的榜样。5月8日,在主办方的安排下,中英青年代表和“创可贴T恤”的创始人——英格兰人江森海(英文名多米尼克·约翰逊-希尔)展开了一场对话。
1993年,20岁的江森海在跨国旅行时爱上并扎根于中国。“2003年我搬入了南锣鼓巷,胡同的生活给我带来很多创作的火花。”江森海冲着中英大学生得意地眨眨眼睛,道出了“创可贴T恤”的起源。创可贴T恤上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意象和符号,一经推出便受到时尚青年的热捧,这也使江森海在“2008年度英国商业大奖”上获得了“年度企业家奖”。
江森海的故事让在座的代表听得“一愣一愣”的。在奥利维亚和姑娘们兴奋地挑选着中国风浓郁的T恤时,好几个英国小伙子纷纷讨论起未来在中国投身创新、创意产业的可能性:“这太酷了,我也可以!”
代表们的“雄心壮志”在接下来的一天被进一步点燃。5月9日,16名中英大学生来到以创新闻名的联想集团公司参观。一些前所未有的电脑产品,让他们大呼神奇。
“来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创意这些词和中国是不沾边的。”曼彻斯特大学的瑞贝卡·达菲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现在看来,中国是一个创意产业的沃土。”她身旁的中国队友、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郭泽晓立马打趣道:“那就快把你的iPhone换成联想的吧!”瑞贝卡哈哈大笑:“值得尝试!”
中国之行的亮点一个接着一个,眼看归期越来越近,英国学生们却有些乐不思蜀。离开中国的前一天,代表们一同爬古北口长城。站在古朴苍凉的烽火台上,几个英国学生冲着天边大声喊:“中国,我还会回来的!”
杰克已经有了计划。回到英国后,他准备再选修几门与中国有关的课程,向“中国通”的目标努力迈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线上线下的朋友们关于中国的问题。”杰克说。
“中英青年对话”是“与世界对话”活动内容之一,是中英青年人文交流的新尝试。“与世界对话”活动,由全国青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承办,旨在为中国青年“沟通世界、传播中国”搭建国际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