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BBC中文网
2007/3/4 12:45:04 发表于6527天前 839
任何一天、打开任何一张报纸,几乎都可以看到关于气候变化的消息。
在英国,虽然执迷不悟的怀疑论者仍然存在,坚称气候变暖的危言不过是人类吓唬自己;但是,更多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月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强调:全球变暖的证据板上钉钉,过去50年的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应当承担90%的责任。
这给英国的气候辩论之火又浇了一勺油。人们对气候的关注达到了多年以来的最高程度。
但是,这场辩论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中国每几分钟(还是每几个小时?)就新开一座火力发电厂,我们在英国辛辛苦苦地骑自行车上下班、小心翼翼地回收啤酒瓶、孜孜不倦地买有机食品值当得吗?
中国的发展的确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煤矿资源丰富,弃之不用几乎没有可能;中国的能源当中过半来自燃煤是事实,中国的能源消耗量过去几年翻了一番也是事实。
但是,谁在购买那些"肮脏的"的中国工厂制造的产品呢?
答案: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消费者。
环境影响
|
最近,英国各大超市玛莎百货、特易购、以及沃尔玛旗下的阿斯达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绿色行动计划。比如,沃尔玛最近宣布,今后,他们的商店当中使用的能源都要来自可再生的渠道。
但是,沃尔玛对环境更大的影响并不在于家门口那家阿斯达有没有使用节能灯泡,而是在世界工厂的大后方----中国的广东。
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连年高涨,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国家的话,沃尔玛应该可以进入中国贸易伙伴的前十名。
英国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是英国发展最快的贸易伙伴。仅以2006年头两个月为例,英国从中国的进口额与上一个年度同期相比就增加了26%。
成集装箱的廉价中国货乘坐巨大的货轮、长途跋涉,运到家门口的阿斯达,英国消费者们开着自己的四轮驱动前往超市,有钱要买,没有钱借钱也要买……
回家后,衣服穿了,电视看了,芒果也吃了,然后指责"肮脏的"中国工厂应该对气候变化负责,并且以此为借口,不再回收自己的垃圾。
你看,这样的人对环境关注的真实性、严肃性是否有待推敲?
污染转嫁
再说了,英国不仅仅从中国大量购买廉价的产品,英国公司也在不断将自己全部或者部分生产线迁移到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生产线一同搬到中国去的,还有这些工厂从前在英国排放的温室气体。
英国"肮脏的"制造业衰退、"清洁的"服务业兴盛,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整个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整体意义上变得更加清洁了,而不过是把部分温室气体也"外包"给了不太发达的地区。
20年前印度曾经发生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是因为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将在美国国内严格限制的农药杀虫剂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了印度。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吸引的外商投资企业当中,污染密集型企业也占据相当的比例。
二氧化碳并不认识国界线。世界全球化了,坐在英国的一举一动留下的碳足印也是全球化的。
今朝有酒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说,在未来的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当中,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及其影响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虽然接受民意调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当然关心气候变化了。但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比如需要多花一点钱,等的时间更长一点,用的东西更不方便一点、工作更加辛苦一点,很多人头顶上的绿色光环立刻就消失了。
正因为如此,和常规产品相比,绿色能源、可持续产品、电动汽车的销量仍然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英国家庭每年的垃圾产量仍然位居欧洲冠军。
英国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之"豪放"消费观更加助长了对低成本、廉价产品的需求以及对能源的消耗。英国一个独立的气候网站"What you can do"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象现在的英国人一样消费的话,人类需要有三个地球才可以生存下去。
给三岁的孩子一个选择:你现在吃饼干,只能吃一块;等会儿再吃,可以吃两块。大多数孩子肯定会回答:我要吃,我现在就要吃。
现在,消费者也必须选择:要么今天少吃一点、多干一点来保护明天的环境,要么继续放纵、把更严重的后果留给后人负责。
真的关心自己减少消费可能会影响中国工人的就业前途,可以做点其他的贡献来抵消自己的碳足印。
总之,别老拿中国的燃煤发电作为自己无法拒绝眼下诱惑之借口。
上一条本地资讯:布朗:移民要做义工才能入籍
下一条本地资讯:英国失业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