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BBC中文网
2007/3/17 12:45:04 发表于6514天前 685
气候变化是当今的头等大事,但是上世纪70、80和90年代那些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或者得到缓解?
即使对动物最冷漠的人,也会被熊猫宝宝的形象打动
当今环保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全球变暖,设法解决人类已经造成的破坏。但是过去几十年开展的环保运动努力要解决问题,人们似乎很少提到,其中包括熊猫生存困境、酸雨破坏等。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取得进展?
酸雨
好消息:导致欧洲酸雨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量自1980年以来直线下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至晚期,酸雨造成的危害不断引起媒体关注,甚至连儿童都对酸雨造成鱼类和森林大面积死亡感到恐怖。
车辆。
最严重的破坏多数发生在德国和中欧的一些地区,但是殃及的范围大大出乎人们意料。斯堪的纳维亚半
酸雨造成的破坏严重 岛是较轻的污染源,但是此处森林
也遭到破坏,湖泊成为"死"湖。
由于大量生态恐怖事件的发生,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把废气排放与生态破坏联系了起来。广大公众在80年代了解了这个问题的极大危害,人们便积极行动起来,加入保护环境的战斗行列。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79年在日内瓦制订《远距离跨国界大气污染公约》,在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成员国间适用。当时英国报纸对此事件作了大量报道,从而使酸雨大量减少。
汽车使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发电厂采用废气脱硫技术,采用低硫煤和天然气,这些措施降低了废气排放。
根据瑞典酸雨非政府组织秘书处通讯资料,欧洲地面气体酸排放量从1980年的5300万吨减至2003的1400万吨。
船运问题
1990年,关于酸雨的报道过去几乎每天都有,现在很少提及,只是偶见报端,且其大量报道是关于用石灰中和来净化内陆水系。
但是海运船只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长,以及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严重的污染。
瑞典酸雨非政府组织秘书处主任克里斯特尔·阿格伦说,80年代的生态保护运动和公众的关注,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绿色和平运动推动了80年代声势浩大的保护生态运动,但当时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还要几十年的时间土壤才会得以恢复。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尽管很多地区的森林以及湖泊的多种生物受到严重影响,不过酸雨造成的破坏没有预想的那样严重。
当时把内陆水域称为死湖有些夸张,但确实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臭氧层
坏消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几乎比以往任何时候情况都要严重。
好消息:这些臭氧层破洞到2070年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合。
70年代人们曾经对于氯氟烃与臭氧层破坏之间的联系表示怀疑。臭氧具有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的作用。有人甚至提出,协和飞机排出的气体可能是问题的根源。
直到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的三位科学家在臭氧层发现一个巨大破洞,引起了公众普遍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国际社会存在很小分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仍有大量氯氟烃进入大气
英国艾塞克斯大学《浮质科学》编审伊恩·科尔贝克教授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氯氟烃是根本原因。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美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现在仍有大量氯氟烃进入大气,但是比70年代中期少多了。”
从那时起,美国一直避免在气雾剂中使用氯氟烃,冰箱冷冻剂很快也被取代。麦当劳公司也高调宣传其泡沫食品包装盒已不再使用氯氟烃。
到1987年,众多国家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承诺减少使用氯氟烃。
监视天空
"臭氧层破洞已经达到其极限。在今后10年里,形势会好转。科学界已经统一认识。政界也很快会统一认识。"
尽管氯氟烃的使用减少了,南极科学家们还将继续监测同温层的破坏情况。
拯救熊猫
坏消息:熊猫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它们的生存环境仍遭到破坏。
好消息:野生大熊猫的存活数量比80年代人们预想的多出40%。
即使对动物最冷漠的人,也会被熊猫宝宝的形象打动。对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的环保人士来说,熊猫是他们的徽章和他们工作的标志。世界野生动物基金1980年发起拯救熊猫运动,那时由于人口及工业的扩张,致使熊猫失去了生存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个缩影。媒体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如果我们听任这么上镜的动物遭到灭绝,那么人性还有什么希望?
媒体上连篇累牍都是各种生态威胁的报道,其中包括滥伐森林、偷
熊猫面临灭绝的危险 猎、被捕获的熊猫明显对繁殖没有
兴趣等等。
不过,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开展的动人宣传还是有效果的。
中国政府多年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自然保护区不断增加,并对捕猎熊猫进行打击。去年十月份中国政府宣布,四川和甘肃两省将在岷山山系建立160万公顷的保护区。
全球将近一半的野生熊猫生活在这一地区,但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警告说,在该保护区仍面对人口增加、乱砍乱伐和农田不断扩大等问题。
核能发电以及核废料
好消息:核工业与政府已经决定采用最佳的方法来处理核废料。
坏消息:核废料的处理会长达数十年,而且环保人士一直反对。
在80年代,有两股力量反对核能发电。一方是核裁军运动(CND),他们反对将核电站的钚用于生产核武器--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方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活跃人士,他们指责核能工业是一枚定时炸弹。
因为英国自1988年以来,没有着手建设新的大型核电站,这个问题就暂时淡出了公众视野。现在,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又使旧事重提。许多人强烈要求建设新一代核电站来
核废料仍然是症结所在 帮助减少碳排放,但是反对人士也
正伺机而起。
盖亚(Gaia)理论家詹姆士·洛夫洛克和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爵士都高调支持核能发电。
曼彻斯特大学道尔顿核技术学院的研究部主任保罗·赫沃兹博士,也是核能发电的支持者。他承认,过去核能发电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就意味着当初对它的控制不会像今天可能做的那么好。他还说此类环境监督得到了加强。
他说,现在该是改变形象的时候了,"过去核能工业总是让人联想为军事计划生产钚,发电倒成了副产品。早期核能工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管控。"
但是,核废料仍然是症结所在。去年,放射性废料管理委员会才推荐了 "地质处置"法,即将废料深埋地下。10月份英国政府表示支持该建议。自70年代以来,对该问题的讨论一直很热,但令人担心的是进展缓慢。"
赫沃兹博士说:"这个问题被一拖再拖,现在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政府声称没有地方愿意核废料垃圾场建在他们那里,因此核废料还要在英国各地的核电站继续存上若干年。这对反对新一代核电站的人来说,正是有利的口实。
珍·迈克索利是绿色和平组织的反核人士,她反对"地质处置",认为不能再使用核能了,核废料难以处理是其原因之一。工业有其自身的发展态势,不知道普通人是否支持核能发电。"
上一条本地资讯:母亲节发起人反对礼物表孝心
下一条本地资讯:伦敦奥运会预算升至93亿英镑